戴爾液晶顯示器原價8999元的戴爾液晶顯示器居然降到了2515元。戴爾官方網站一款顯示器的超低價格引來搶購。然而幾日后,戴爾公司表示這是網站價格顯示錯誤不能執行原訂單,引起了消費者紛紛抗議。昨天下午,部分已付款的消費者收到了戴爾公司能以此價格發貨的電話,未付款的消費者未收到消息。戴爾公司客戶關懷部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已安排專人處理此事,目前仍在討論處理辦法。
戴爾要退款買家沒同意
2月18日購買了這款顯示器的杜先生說,2月17日,有網友在戴爾官方網站購買了型號為XPS420的臺式電腦時發現,在選擇顯示器時,原價8999元的27寸液晶顯示器2707WFP居然標價2515元。該消息迅速傳開,引來眾多網友搶購。不少網友收到戴爾的確認消息并付款。18日中午,這款超低價的顯示器鏈接被刪除。隨后幾日,戴爾表示這是銷售信息中出現的錯誤,無法執行。
“戴爾的銷售代表打電話給我,說標價出錯了,要求我無條件同意接受退款,我沒同意。還有一些確認了訂單未付款的人,戴爾說可以在原價基礎上優惠1500元,好多人也沒同意。”杜先生向記者表示。
消費者熱議盼戴爾履約
記者在多個論壇上看到,討論該問題的帖子成為熱門話題,一些消費者還建立QQ群,希望戴爾能以17日的定價發貨。
“合同就算成立了,怎么能說毀約就毀約呢?2004年,IBM把2000元的筆記本康寶光驅錯標成了1元出售,最后都兌現承諾發貨了。”一位網友這樣表示,引來不少支持者。
許多網友稱,如果戴爾不履行,將考慮對戴爾進行起訴。也有人對起訴不樂觀:“電子產品降價這么快,一年半載的訴訟期過去,就算贏了,這顯示器也不值多少錢了。”
昨天下午,部分已付款的網友表示剛剛收到了戴爾公司的電話,稱會以此價格發貨。記者致電戴爾客戶關懷部,工作人員表示,現已安排專人處理此事,目前仍在討論處理辦法,尚無最終結果。對于網站報價出錯原因,公司正在調查。
律師說法
付款與否均應履行合同
東土律師事務所的許勝忠律師對此表示,戴爾在官方網站上登出報價,就屬于《合同法》中的邀約,買方接受這個報價,提交訂單,合同就算成立。世界營銷評論不管是否已經付款,都應該履行合同。
在戴爾官方網站上公布的《銷售、服務和技術支持條款和條件》中,記者也看到,對于“合同成立”規定:一份銷售合同自下列情形發生時(以最早發生者為準)即告存在:(a)買方接受賣方(通過廣告、報價單或其他任何方式提供的)報價時;(b)以任何方式提供的買方訂單被接受時(以下列最早發生者為準):(i)賣方書面或口頭接受時,(ii)或者產品裝運時。
戴爾曾有類似失誤
2006年8月7日,戴爾官方網站上將原價8999元人民幣的SC430雙核服務器標價為800余元,引來用戶搶購。此后戴爾表示報價錯誤,不能執行原訂單。補償方案為,提交過訂單的客戶能以75%的價格購買此產品。有消費者向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07年7月4日判決戴爾按照當時報價執行合同。
而耐人尋味的是,2008年1月,聯想美國網站發生報價錯誤,ThinkPadT61筆記本電腦的最低售價只有224美元,ThinkPadR61定價低于200美元。聯想網站的報價錯誤立刻引來全球各地消費者的大量訂單,聯想美國網站銷售部已經故障后,遂將已經選購但還未信用卡付款的用戶訂單清空。9日后聯想陸續向已經訂購的用戶發送電子郵件通知訂單取消。可我們沒有聽到有消費者訴諸法院的消息。
從法律的層面上講,我們的客戶沒有錯。因為誰都想買到便宜的商品,況且是這么大一個便宜。可很明顯,我們眾多搶購的客戶實際上是存在著道德上的瑕疵。商家有失誤沒錯,但是這種失誤不應該成為我們搶購的理由,價格8999元的液晶顯示器同2515元的顯示器絕對不是一個檔次,配置也不是一個水平。
按照合同法,也許戴爾會敗訴,但是戴爾如此忍氣吞聲,很大程度上會助長這種不道德風氣的氣焰。商家的聲譽是保住了,但也同時為眾多類似問題開了一個不好的先例,那就是商家即使價格上犯了低級錯誤,只能選擇忍氣吞聲,而那些有著道德瑕疵的消費者則得了便宜還賣乖。
但是像這樣商家吃了虧,而消費者偷著樂的現象其實并不多見。更多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網絡商家偷著樂,消費者投訴無門的情形。現在國內像戴爾中國這樣采取網絡直銷的商家著實不少。2007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總成交額達594億元,較上年312億元的總成交額增長了90.4%。而網上購物的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網絡商家更新速度快,出現糾紛時很多商家已經“關門”;網上購物時,網絡商家不能提供正規購物發票或有效憑證,出現問題生產廠家根本不“認賬”,此外,很多網站售出的商品是“三無”產品;消費者通過互聯網購物后,才發現經營者提供產品的品牌、功能、款式等與對方宣傳不符。或者消費者付款后,網絡商家遲遲不發貨,石沉大海。據2007年南京市消協提供的數字現實,近百起網購糾紛中,僅有約30起維權成功,但另外約70起糾紛,均因為種種原因維權失敗。
戴爾搶購風波和網購維權的艱難絕不是一個健康的市場所為。一個成熟的網購市場所需要的不僅僅是誠信的商家,還有誠信的消費者。除卻法律,市場,我們所需要的還有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