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僅從淘汰落后情況看,“十一五”期間,化纖行業共計淘汰落后產能300多萬噸。更為可喜的是,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洗禮,化纖行業邁入深度調整階段,發展更為理性。行業在淘汰落后的同時,更加注重發展先進產能,強調淘汰落后與技術進步、優化結構相結合。在這一整體思路的引導下,企業的生產經營理念發生了重大轉變。
2010年,化纖全行業國際先進水平的裝備比重達到70%,其中聚酯滌綸行業達到75%以上,為行業節能減排工作提供了基礎保障。與2005年相比,2010年,化纖噸纖維綜合能耗下降30.4%,聚酯聚合、粘膠短纖、錦綸聚合、錦綸長絲的能耗水平都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化纖噸纖維取水量下降25.7%,廢水排放量下降25%;粘膠行業水重復利用水平大幅提升,平均提高20個百分點,企業平均水重復利用率70%以上,較好的企業達到95%以上,但與國際同行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相當差距;聚酯行業水重復利用率已達95%以上。
目前行業內一些重點節能減排技術正在得到廣泛應用。例如:近幾年新增的滌綸超細旦纖維項目的紡絲生產中已廣泛使用環吹風冷卻裝置,其用風量僅為側吹風裝置的30%,節能效果顯著;新型的紡絲熱媒循環供熱系統可節能15%;钚蕴课秸衬z纖維生產廢氣技術,初次吸附率在85%~89%,紡絲生產中的CS2、H2S廢氣去除率分別可達到95%、99.5%,已在行業內廣泛推廣使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十一五”的發展,粘膠纖維行業成功地向世人證明了它不是“兩高一資”產業,而是典型的循環經濟產業,粘膠行業節能減排已逐步由終端治理向過程監控和清潔生產轉變。
盡管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隨著資源能源的日益匱乏,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十二五”期間行業節能減排的壓力更大,特別是在廢氣減排、廢氣治理方面。目前,行業廢氣治理難點主要是粘膠纖維生產中產生的CS2和H2S。大部分短纖維企業已建有廢氣回收裝置,行業廢氣去除率達到60%;但粘膠長絲生產中產生的廢氣由于搜集和富集困難,世界上尚沒有較好的治理技術,只能采取適當的預處理后高空稀釋排放!笆濉逼陂g,資源消耗和排放總量,東部環境敏感區排放極限等相應的要求指標將會更加嚴格,化纖行業的節能減排任務仍十分艱巨。
對化纖產業而言,發展低碳經濟需要充分調整產業結構,通過技術創新、產業轉型,淘汰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產業,抑制過剩產業,大力發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根據規劃,到2015年,化纖行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與2010年相比降低15%,水耗降低20%;噸纖維廢水排放量降低10%,廢氣排放量降低10%。到2015年,行業能源合同管理覆蓋率超過20%,行業清潔生產審核覆蓋率超過30%,企業碳足跡認證工作取得進展。
來源:中國印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