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目前國內城市垃圾處理行業的最大瓶頸因素是無害化處理設施落后和不到位。以污水處理業為例,來自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我國已建成投運城鎮污水處理能力比2005年增加108%,但污水處理率增幅僅為47.7%。其中的主要成因便是管網建設的滯后。而對于城鎮垃圾處理方面,業內人士認為,盡管過去5年全國范圍內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由37%提高到了71.3%,但往城鎮級別推進時卻效果不佳。這其中的主要成因便是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的匹配存在很大缺口。
地下水是我國生活、工業、農業用水的重要水源,但由于地表水的污染加劇,地下水的水質也在日益惡化。環保部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90%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遭受有機和無機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污染。并且這種形勢還在惡化,國土資源部近幾年的調查顯示,有40%的城市地下水水質在不斷惡化。
地下水污染的加劇,與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不高有關。數據顯示,2009年底我國的污水處理率僅為73%,今年的目標是達到80%,即使今年達到目標,仍然與發達國家90%的污水處理率存在較大差距。據業內人士估算,“十二五”期間,污水處理產能需要增長67%才能滿足污水處理需要。
除此之外,據了解,為加大污水處理力度,未來5年,我國還將適度提高城鎮污水處理收費和排污收費標準,并推進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工作。
來源:中國印花網